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搜索

强迫症和肠道菌群失衡的关联

发表时间:2023-07-11 13:29

最近十多年以来,人体肠道菌群与身体慢性疾病的关联,越来越被重视,这个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话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以对肠道菌群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进而比较某种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上千种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因为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新陈代谢来实现的,所以这些研究也都涉及分析肠道内菌群的代谢产物的差异,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厘清菌群影响疾病的机制。

已经证明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的身体疾病包括:肥胖症、II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IBS)、炎性肠道疾病(IBD)等。这类疾病不仅具有明显的肠道症状,如排便异常、消化不良、便秘、腹痛、腹胀和肠道炎症等,同时还伴有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减退等神经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的重要原因。肠道的健康和大脑健康的关联,让科学界提出了“脑肠轴”的概念,就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一个双向的信息通道。

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有很多具有神经活性,如某些短链脂肪酸,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和肠道内的神经元受体作用,信号经过迷走神经向上传递给大脑,而且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穿越“脑血屏障”,直接进入大脑。因此肠道菌群的失衡和某些精神科的症状有关,并不意外。(当然,如果你不了解机理,直接告诉你结论,这种关联性好像听起来有些难以想象。)

之前介绍过关于自闭症和肠道菌群失衡的研究,那么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研究抑郁、焦虑和强迫症,这些更为常见的精神科症状,也越来越多。

这是2020年十月发表的一篇关于肠道菌群和强迫症的研究,研究者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

跟22名健康组对比,21名强迫症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富性和均匀性降低,能够产生丁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的三类细菌数量相对寡少:颤螺菌属、臭气菌属和厌氧杆菌属。同时,强迫症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水平高低的标识物)更高。


这个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了整合治疗的必要性。我一直在这个专栏强调炎症是影响精神科症状的重要原因。某些攻击性强的细菌可以进入肠道内壁,导致肠道首先出现慢性低度的炎症(肠道是健康的**道屏障,内有人体最多的免疫细胞)。这些慢性的炎症平时不影响生活,但工作生活导致精神压力大的时候,炎症水平恶化,此时精神科的症状就容易浮现出来了。

这个研究中所发现的丁酸盐水平低,也和强迫症有关,作为神经递质的某些丁酸盐系统异常能导致焦虑和癫痫,这很早就有定论,只是最近科学上才弄清楚这些物质主要是在肠道内合成的。包括影响情绪愉悦的五羟色胺90%也是在肠道内合成的。


如果患者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强迫症的病因仅仅局限于心理或者神经递质,恐怕很难彻底治愈。这个研究对一般强迫症患者的启发:(如果强迫症同时有上文提到的肠道疾病,应该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此处感谢读者“夏天”的指正。)


现在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益生菌产品,能够纠正强迫症或者其他精神科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问题。但患者并非毫无作为,因为你的饮食是菌群健康与否的首要决定因素,有利于菌群种类丰富的是植物性的饮食、全谷食品和健康的脂肪,而不是高脂肪、精致碳水、甜食或者加工食品。所以要吃得健康才有健康的肠道菌群,而且这些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肠道,也有利于体重、血糖、和其他慢性身体疾病。一举多得。


另一个因素是避免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能导致菌群遭到破坏。我曾经有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前不久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看来这不是偶然的。


北京富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合作热线:400-870-0515
邮箱:fmt@fmtbio.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高立庄616号新华国际中心B座4层428室

官方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