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憋大便危害以及风险,吓人发表时间:2023-09-11 13:45 在现实生活中,憋屎这件事,估计不少人有过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经历。很多时候是因为当时周围环境不允许,或是总有让你不得不憋屎的理由,如堵车、开会、人在囧途…… 但是,憋大便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隐患,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便便以及养成好的排便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大便的成分? 大便是人体消化系统处理食物后产生的剩余物质。它的成分包括水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脂肪、纤维、细菌、黏液和细胞残渣等。其中,水分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是主要成分。大便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可能会受饮食、消化吸收情况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便意是如何形成的? 食物经口腔到食管到胃,在胃内消化后进入小肠,营养物质被吸收,未吸收的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吸收残渣水分并塑形,最后形成粪便。摄食后,食物再次进入小肠,结肠内粪便达到阈值后,通过蠕动推向直肠,直肠刺激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排便低级中枢,再传递到高级中枢产生便意。未成功排出的粪便被肠道重新吸收水分回到结肠,达到阈值再引发便意。 憋回去的便便去哪了? 健康人排便频率为每天1-3次至每周2-3次。排便取决于大脑的信号,若可以拉,则增大腹压,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调节,粪便排出;若不能拉,则肛门外括约肌收缩,乙状结肠松弛,粪便撤退,便意消失。 憋便有哪些危害呢? 1. 增加肿瘤风险:长期憋屎导致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被吸收,可能损伤黏膜,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 心脑血管风险:憋屎导致排便费力,增加腹压和交感神经兴奋,引发高血压和心源性晕厥。 3. 习惯性便秘:长期憋屎导致粪便干燥,形成排便困难,引发习惯性便秘。 4. 其他风险:长时间蹲厕所增加腹压,减缓肛门血液循环,导致直肠静脉曲张和痔疮;血液淤积在双下肢,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和腰椎间盘突出风险。
如何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 调节饮食结构,规律饮食,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和精细食物,多吃维生素和粗纤维,避免刺激和油腻食物。运动和多喝水有助于提高胃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 2.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是早上起床或早餐后。这有助于排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减少肠道伤害并预防便秘。 3. 排便时应集中精力,避免蹲便过久和分散注意力,正常的配变时间为5到10分钟。
请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排便习惯是我们杜绝肠道疾病保持健康的基础,无论是人体的营养吸收还是毒素的排出都和日常排便习惯息息相关,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便秘有莫大的关联。通过肠道调理,能够大大改善便秘患者肠道内菌群构成,有助于治疗便秘。关注北京富玛特,分享更多肠道健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