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富玛特生物科普——i人变e人,只需移植大便?PNAS:社恐还是社牛?竟是由肠道菌群决定!发表时间:2024-06-11 09:08 互联网瞬息万变,流行词层出不穷。其中“i人e人”、“浓人淡人”、“搭子社交”、“momo匿名社交”以及“向上社交”等,已经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一股风潮。特别是近两年,社交媒体上“i人e人”的标签异常火热,人们纷纷用它来描绘自己的性格特质。这两个字母,源于备受追捧的MBTI性格测试,I和E似乎已成为“社恐”与“社牛”的新代名词。不少年轻人在自我介绍中欣然接受这一标签,甚至某些音乐平台都推出了与之匹配的“专属歌单”,而在北京的海底捞等位区,更是巧妙地设置了I人和E人的专属座位。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I和E真的能够全面定义我们吗?为何有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却感到步履维艰?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事实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肠道菌群可能与我们的社交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正是这些微小的生物群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社交行为和性格特质。
近日,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的John F. Cryan、Nathaniel L. Ritz和Marta Brocka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临床研究,发现接受了社交焦虑症微生物群的小鼠表现出特定的对社交恐惧的高度敏感,而其他经过测试的行为并不受影响,这提示肠道菌群或是克服SAD的潜在靶点。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转化研究,将健康人群(HC)组和社交焦虑障碍(SAD)人群组的粪便加以厌氧处理和低温储存,随后使用粪菌移植疗法(FMT)移植到小鼠体内,分析了肠道菌群构成的变化,并测试了小鼠的社交恐惧指数、社交能力、社交认知、压力应对行为以及胃肠道功能。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AD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不同;将SAD菌群移植到小鼠后,虽然小鼠在一系列旨在评估抑郁和一般焦虑样行为的测试中表现正常,但它们对社交恐惧具有特定的高度敏感性,即表现出社交焦虑症问题;研究还发现,SAD粪便微生物会导致小鼠体内多项免疫指标异常,包括皮质醇降低、IL-17A表达下降、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等;基因表达数据还显示,SAD菌群移植使小鼠相关脑区出现神经炎症反应减弱和血脑屏障完整性下降;此外,SAD菌群移植到小鼠后,纹状体末端床核中神经元催产素的减少以及杏仁核内侧和额前皮质中催产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都与社交恐惧的增加有关。 而且相关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和神经系统导致小鼠社交恐惧行为增加。研究团队表示,此项新成果证明社恐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对其社交焦虑反应加剧过程有因果性的作用,也为克服“社恐”提供了新途径。 种种迹象表明,特定的肠道细菌可以通过调控大脑应激反应的神经元,影响动物的社交行为,且微生物的治疗策略已经在各种临床前模型中显示了其改变社交行为的潜力。一些初步证据也表明了其对人类的影响,例如菌群移植和饮食结构对肠道菌群的调节都将影响社交行为,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我们或许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和社交倾向,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